今年的5月4日,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90周年大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講話充分肯定了90年來我國青年在黨的領導下為革命、建設、改革事業做出的突出貢獻,高度評價了90年來各級團組織帶領團員青年為黨和人民事業不懈奮斗的光輝業績,對廣大青年提出了殷切期望,對共青團工作和學校黨建及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此后,神州大地蕩漾起了學習五四精神的滾滾春潮。
5月9日,學院黨委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發出通知,要求學院廣大干部師生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堅決貫徹講話精神,緊密聯系實際,進一步統一思想和行動,迅速興起學習貫徹講話精神的熱潮,推動教育事業不斷開創新局面。
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指出,中國青年運動90年的歷史發展,留下了極為寶貴的經驗和啟迪,這就是必須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必須始終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必須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必須始終投身人民偉大實踐,必須始終尊重青年主體地位。胡錦濤總書記希望廣大青年堅持遠大理想,堅持刻苦學習,堅持艱苦奮斗,堅持開拓創新,堅持高尚品行。廣大青年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記光榮使命,珍惜寶貴機遇,以堅定的信念、寬廣的胸懷、創造的激情、務實的態度,踴躍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偉大實踐,努力做科學發展的奮力推動者、和諧社會的積極構建者。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思想深刻、內涵豐富,語重心長、情真意切,給全國廣大青年以巨大鼓舞和鞭策,給全國廣大教師以嶄新的認識和啟迪,對新形勢下進一步做好教育引導青年學生的工作,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一名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一名百年大計的奠基人,肩負著教書育人,團結帶領廣大青年學生為黨和人民事業而奮斗的光榮任務。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各項工作和提高素質培養,更好履行教育青年學生、組織青年學生、引導青年學生、服務青年學生的職能,幫助支持青年學生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盡情展現人生價值,鼓勵引導青年學生爭當誠實守信的模范、奉獻社會的標兵、促進和諧的榜樣,成長為可堪大用、能負重任的棟梁之才,成長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是要使其樹立理想,激發潛能,錘煉高尚品行。胡錦濤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理想是指引人生的燈塔,青年時期牢固樹立遠大理想,人生道路就會越走越寬廣,無論遇到怎樣的艱難險阻,都能義無反顧、勇往直前。在我們學院的學生中,不乏理想遠大、矢志報國的上進者,他們最終進入了自己理想的高校繼續深造或者找到了自己滿意的工作,當然也存在漫無目的、生活單調的墮落者,因為學習成績差,生活缺乏動力導致最后找不到工作單位甚至不能畢業。對于前者要進行肯定和支持,使其奮斗的信心越來越堅定,前進的動力越來越充足。對于后者要進行鼓勵和引導,使其樹立正常的理想信念,步入奮進的人生軌道。具體可以通過學院組織引導,教師交流談心,同學互幫互助等方式。務必要不斷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導廣大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態度,培養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培育青年學生正直、善良、誠實、守信等基本道德觀念,使其對大學的學習、生活、工作認識正確,態度積極,成績斐然。
二是要使其艱苦奮斗,百折不撓,投身基層實踐。胡錦濤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出,沒有艱苦奮斗精神的民族難以自立自強,沒有艱苦奮斗精神的國家難以發展進步,沒有艱苦奮斗精神的青年難以擔當重任。在高校工作的幾年發現,有些同學缺乏投身基層的干勁,艱苦奮斗的韌勁,百折不撓的狠勁。對于這部分同學要分而治之,有的通過施加壓力法激發其奮斗的潛能,有的通過鼓勵引導法點燃其奮斗的激情,有的要通過恩威并施法使其“欲退無路,欲罷不能”。在我帶的土木0801班中,有十名來自新疆的學生,由于生長在偏遠地區,教育制度相對落后,入學基礎也比較差,他們在大學學習的大道上可謂荊棘密布,困難叢生。一年級時我倡導班級里實行分學習小組制度和學習上的一對一幫輔制度。全班同學以小組為單位定期上自習,并進行及時的監督和檢查;此外,大鍋煮還要小鍋燉,我還讓班級里成績較好的學生幫助學習基礎較差的新疆生。幫助學習的內容上可以是課本上的例題、習題,課外的練習題。鑒于他們基礎薄弱這一現實,有些同學干脆從高中、初中教起。除了學習上的幫助外,有些同學還主動找這部分新疆生聊天,喚起他們學習上的積極性。經過全班同學的共同努力,他們每個人的成績都產生了一個質的飛躍,他們對大學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對大學生活充滿自信。其實,苦難不是博得別人同情的資本,而是是人生中的一筆寶貴財富。真正經歷苦難、戰勝苦難的人才能真切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吃苦其實是一種快樂,一種成長。
三是要使其立足當前,講求科學,迸發創新活力。胡錦濤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青年最具創新熱情和創造潛力。廣大青年一定要大力發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有那么一種勇立潮頭的浩氣,有那么一種超越前人的勇氣,有那么一種與時俱進的朝氣。大學校園中有很多青年學生創新創業的平臺。例如每年的本科生創新基金培養項目、“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為青年學生科技知識創新提供平臺,同學們可以在其中鍛煉出獨立思考的能力、自覺動手的能力、團結協作的能力,為以后的研究生學習和職業生涯的打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各式各樣的社團、志愿者協會、勤工助學崗位為青年學生自主創業、自立自強帶來機遇,使他們在業余時間中感受到充實,也使自己的生活得到一定的補貼。教師在其中則義無反顧的擔負起領路人和指導者的作用,根據每個人的特點使其找準自己適合的發展方向,對他們進行鼓勵、鞭策和指導,使廣大青年學生在創新中成長,在創業中成才。
“青年富則國富,青年強則國強,青年獨立則國獨立,青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青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作為青年大學生的授業教師和知心朋友,要把教育青年、服務青年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廣大青年學生學習、工作、生活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讓他們真正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關愛、關心。使其用自己的雙手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奉獻力量,譜寫中國青年運動濃墨重彩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