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內志愿者們詳細了解了鄂爾棟鎮木棟村的歷史及十個全覆蓋工程落實情況,深入鄂爾棟鎮木棟村互助幸福院了解了項目實施的意義、設計思路、基建情況、附屬設施、生活設施、文化娛樂場所等具體情況,了解了貧困村楊樹營村的十個全覆蓋建設情況,參觀了學院援建的冬儲工程。
互助幸福院設計充分考慮了采光、取暖、抗震以及居住習慣等問題,統一安裝了“村村通”電視信號接收器、太陽能熱水器及自來水等便民實惠設備;院內管理室、醫療室、活動室、等服務設施已全部投入使用,室內設施齊全,能夠滿足院內老人日常之需,且極大地豐富了他們的精神生活;院內道路平坦、松柏長青,空氣新鮮,鳥語花香,達到了硬化、綠化、美化、亮化、凈化標準,村民非常滿意現在的生活條件;走訪貧困村楊樹營村十個全覆蓋工程時,志愿者了解到,危房改造全部完成,水、電、廣播電視、硬化路面已覆蓋全村,村民普遍對工程的建設比較滿意。學院資助的木棟村儲存工程,共有二十個單體儲窖,每窖大約可儲150噸蔬菜瓜果,3000噸存儲能力足以解決鄂爾棟鎮木棟村全體村民的冬季糧儲(土豆、蔬菜、水果、小麥等)問題。
整個調研過程志愿者們收獲頗豐,他們既看到了十個全覆蓋和幫扶工程帶來的巨大變化,也看到了村干部帶領村民主動發展集約化農業、畜牧業、家庭飼養業的良好狀況,既了解到村民通過各種渠道掌握了一些國家的政策方針,也了解到村民法律意識依然普遍偏低,村里孤寡老人留守居多等一些現實問題。在實地接觸中,志愿者們不斷更新知識,更新思想,更加堅定了社會服務觀和歷史使命感。